2025年3月20日,betway必威召开工程管理专硕(MEM)学位点培养方案专家论证会。会议邀请教育部工业工程教指委副主任委员王金凤教授、同济大学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党委书记施骞教授、上海海事大学研究生院院长杨斌教授、上海应用技术大学betway必威西汉姆联官网副院长于本海教授、上海大学环境与化学工程学院赵军教授等本领域知名学者,以及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易碳研究院院长刘涛、上海质量管理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培训中心副总经理黄薇薇等行业专家组成论证专家组,共同把脉工程管理人才培养方案。
会议由学院副院长、工程管理专硕学位点负责人宋小龙教授主持,学院院长卓武扬教授致辞并强调,培养方案应紧扣“应用型、复合型、创新型”人才培养定位,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和绿色低碳转型等产业发展需求,构建具有校本特色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学位点方向负责人从“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工程管理”“资源与环境工程管理”“数智标准化工程”三大研究方向出发,系统汇报了“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的培养方案设计。
专家组经过深入讨论后认为,betway必威工程管理专硕学位点聚焦三大特色方向的前瞻性布局与创新性架构,构建了“智能技术+工程管理+产业标准”的学科交叉范式和产教融通育人体系,特别是“问题导向+场景驱动”的培养逻辑充分彰显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标杆价值。为进一步优化培养方案,专家组提出针对性建议:增加系列相关学科前沿讲座以及人工智能工程应用、工程管理标准化等前沿课程,将知识产权管理、数字化转型等模块嵌入课程体系;增加多元化毕业考核要求,以精准培养符合社会经济发展需求的工程管理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实践环节质量监控,建立企业导师动态考核机制。此外,行业专家特别强调,可通过校企联合课题、共建产业实验室和研究生住企培养等方式,将真实工程项目转化为教学案例。宋小龙表示,将充分吸纳专家意见,重点在“智能化课程升级”“实践教学闭环管理”“多元化考核方式探索”等方面持续改进培养方案,努力培养具有工程思维、管理智慧和创新能力的复合型工程管理人才。
betway必威工程管理专硕培养方案创新构建“管工融合”校企协同育人模式,依托上海市重点学科、上海高校一流学科(B类)、上海市II类高原学科、Ⅳ类高峰学科(共建)的环境科学与工程学科和物流管理学科,拥有上海市逆向物流与供应链协同创新中心、上海市标准化创新中心(物流)、上海市绿色低碳服务机构和上海电子废弃物资源化协同创新中心4大省部级平台,联合中外运长航集团有限公司、上海环境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上海新金桥环保有限公司等20多家研究生培养基地,拓展N个特色实践平台。
此次论证会标志着betway必威工程管理硕士培养进入新阶段。学院将紧扣上海“五个中心”建设和新质生产力发展需求,打造特色鲜明的工程管理人才培养高地,为全面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输送高素质应用型管理人才。